導讀 小伙伴們好,最近小跳發現有諸多的小伙伴們對于核電荷數這個都頗為感興趣的,那么小跳今天就來為大家梳理下具體的一些信息一起來看看吧。
1
小伙伴們好,最近小跳發現有諸多的小伙伴們對于核電荷數這個都頗為感興趣的,那么小跳今天就來為大家梳理下具體的一些信息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 原子由原子核和在原子核外高速運動的電子組成。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(原子核除外,它只有質子,沒有中子)(沒有分兩層)。每個質子都有一個單位正電荷,中子不導電,所以質子有多少,質子帶正電荷的數量就叫核電荷數。
2、 核電荷數=質子數=核外電子數=原子序數(離子中要去掉的核外電子數)質子數=相對原子質量=質量數。
3、 核電荷數的測定:
4、 (1)1913年,莫斯勒用不同的元素作為靶來產生X射線,并測量其波長。他發現每種元素都能產生特征X射線,不同元素的特征X射線波長不同。他從實驗數據中總結出一個經驗公式:1=a (Z-b)2。其中是特征X射線的波長,Z是原子序數,即元素在周期系統中的排列順序,A和B是常數。公式表明倒數的平方根與原子序數成直線關系。
5、 (2)莫斯勒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元素在周期系中的“位置”有其內在依據,它是由元素的性質決定的,用特征X射線波長的量值來表示。這一成果確定了元素周期表的嚴格順序,從氫到鈾依次排列了92種元素;同時解決了原子量排列順序不協調的問題,即解決了元素排列順序的原子量倒置之謎。比如碲的序號是52,碘的序號是53。碲應該在碘之前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